美国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宣布,其研发的SRT-H机器人成功在患者模型上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,标志着全球手术机器人领域实现从“执行指令”到“理解手术”的本质跃迁。
这项发表于《科学·机器人》的研究显示,SRT-H机器人通过“语言引导模仿学习”框架,分析2万小时外科医生手术视频,掌握了胆囊切除的17个关键步骤,包括精准识别胆管与动脉、夹持组织、放置夹子及剪切等操作。在测试中,机器人成功处理了8组解剖结构差异显著的猪胆囊与肝脏,成功率达100%,且在模拟血液干扰、组织粘连等23种非标准状况下仍保持稳定操作。尽管单台手术耗时比人类医生长15%,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0%。
项目负责人阿克塞尔·克里格将SRT-H比作“自动驾驶汽车”,强调其首次实现了机械精度、图像识别与临床决策的三重融合。与传统手术机器人依赖医生操控不同,SRT-H可实时调整策略,例如在操作偏离预期时自动修正路径,或在突发状况下独立决策。
目前,该技术正与5G远程手术系统结合,浙江邵逸夫医院已利用国产图迈机器人完成超远程胆囊切除,而SRT-H的突破将加速这一进程。研究团队预计,三年内此类系统可处理20%的择期普外科手术,为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提供稳定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人工智能资讯网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人工智能资讯网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